對於柔昭儀早產之事姜令沅有個差不多的猜測,並不是很在意,但是如今柔昭儀死了她就不能那麼不在意了。
她去了陸大奶奶那裡:「大嫂?」
陸大奶奶皺眉:「我也是剛剛知道了消息,接下來恐怕是不怎麼安生了,這都快要過年了,何必呢!」
姜令沅直指要害:「恐怕是為了大皇子的撫養權。」
陸大奶奶瞪大眼睛:「皇後怎麼敢?」
也就是皇後對子嗣沒有念頭了才會想著「去母留子」!
姜令沅卻是說道:「恐怕不是皇後,皇上手中已經握住了皇後很多把柄,她根本不敢輕舉妄動,我覺得應該是太後。」
從太後開始願意插手女學開始姜令沅就知道太後雖然因為不是皇上親母的緣故隻能暫避鋒芒,但是並不代表太後就是安分的。
如今可不就是插手皇上的子嗣了,大皇子就算是早產也是長子,若是皇上沒有嫡子,從長繼承,那這以後天下的位置就是大皇子的。
當然,若是皇上的孩子多了,以後奪嫡還不知道如何,隻是太後需要一個自己養大的孩子。
陸大奶奶也覺得姜令沅說的有道理,還是忍不住:「要不是你提醒的話,我還真沒有想到可能是太後,隻是她怎麼敢呢?」
崔媽媽過來了,說道:「大奶奶,四奶奶,老太太讓兩位去松鶴院呢!」
松鶴院這裡,陸嶺也在,本來他今天準備去莊子上打獵的,因為柔昭儀的事兒也隻能暫時停了。
他說道:「我已經讓在宮中的人查清楚了,柔昭儀小產有韓昭媛和其他幾個妃嬪的手筆,太後之後沒有阻止,柔昭儀的死是因為喝的調養身體的葯和屋子中的熏香相剋,不過那葯和熏香都是柔昭儀讓娘家人送進來的,太後就是在外面讓她娘家人動的手。」
聽了這過程姜令沅也隻能感慨不愧是太後,上一批宮鬥留下來的高手,這動手都是精妙,不過陸嶺都查出來了,恐怕是皇上也知道了吧。
陸嶺好像知道姜令沅在想什麼一樣,又說道:「這些不過都是猜測,柔昭儀的家世一般,她的母親信佛,一年之前就認識了一個師太,那是調理身體的葯和熏香都是那個師太準備的,身世不僅僅是這個熏香,就是以前柔昭儀用的一些熏香都是她母親從這個師太手中得到的,而更有意思的是,這個師太是經常去林家的。」
林家,就是太後的娘家。
陸大奶奶感慨:「這個局竟然一年之前就開始布置了嗎?」
姜令沅想了想說道:「太後畢竟撫養過皇上,應該知道皇上喜歡什麼樣的女子,所以瞄上柔昭儀也不奇怪,那些熏香之類的要不是太後放水,也難以弄進宮中的,隻是就像是祖父說的那樣,這些不過是推測,沒有證據,皇上沒有辦法拿太後怎麼辦,又不能把大皇子給皇後撫養,太後這一手既是陽謀,也是明棋。」
不過,姜令沅還是覺得不是那麼容易的,皇上那個人要是能被逼迫住就不是皇上了。
太後,其實還不住直接和皇上說要一個孩子撫養,甚至是等著皇上的孩子多了再開口便是,何必這樣鬧開呢?
陸老太太很是贊同姜令沅分析的,她也說道:「皇上那個人應該會另闢蹊徑,不會受制於太後的,她到底有些著急了,女學那裡你可是想好了?」
姜令沅說道:「女學那邊和太後有牽扯的隻有淑慎夫人,我已經和淑慎夫人提過寧縣那邊的事兒了,她很感興趣,應該願意和我去寧縣。」
當初她們主動找太後幫忙就是想佔據主動權,不喜歡太後插手女學太多了,如今這步棋歪打正著,也算是剛剛好了。
姜令沅怕大家擔心,又說道:「淑慎夫人那個人是真的將女學放在心上,希望擡高女子地位的,和太後的謀算應該不是一緻的。」
陸嶺說道:「太後這麼著急一定有她的理由,我在想她是不是身體出了問題了,讓她不得不著急,甚至不惜和皇上撕破臉。」
禦書房。
馮公公想果然這皇宮中就不會安生的,前兩天不過隻是柔昭儀早產,今兒就成了柔昭儀暴斃了,而且,他作為皇上身邊的得用的人,可是知道這裡面是有太後的手筆的,這上面的兩尊大佛鬥法,他們這些小蝦米真是受老罪了。
皇上一直都知道和太後之間的和平不過是表面上的,太後有顧念的人,也想著這個天下重新和林家的皿脈有些關係,本來以為這一次選秀秀女沒有林家的人就是太後的退步呢,卻是沒有想到太後看上的竟然是未來儲君的皇後的位置!
沒有登基前他受了太多脅迫,如今他最討厭的就是被脅迫,太後顯然是觸碰到了他的逆鱗!
皇上冷笑,太後怎麼就以為他隻能把孩子給她撫養呢!
很快他就想到了對策,說道:「讓欽天監的人過來。」
欽天監的監正聽了被皇上傳喚了話苦笑不已,現在過去為了什麼什麼他用腳指頭都能想到,隻是,這種事兒他根本不能摻和啊!
雖然這麼想著,他還是戰戰兢兢的去了禦書房,行禮之後大氣兒都不敢喘一聲,就擔心招惹到了皇上。
不過此時的皇上根本顧不上考慮監正是怎麼想的,他說道:「柔昭儀從懷孕開始就不穩當,如今更是殞命,我在想大皇子是不是不適合生活在宮中,你去好好算算。」
這明顯就有結果了好不好,欽天監監正很想和皇上說就是這麼個結果,根本不用算,您是天子您說了算。
不過他一向從心,所以說道:「是。」
第二天就有結果了,監正夜觀天象,發現現在正是天上紫微星活躍的時候,縱使大皇子身份尊貴到底年幼所以壓不住,因此才會命途多舛,如今為了大皇子好,隻能移居宮外,七歲之後方可回宮。
皇上聽說為了大皇子好,立刻讓永平大長公主暫時先撫養大皇子,等大皇子七歲後再回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