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再是想佔便宜,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有幾斤幾兩不是?
(感謝貪睡豬哥哥投了12張月票。)
接下來這一天一夜裡,玄甲軍就如螞蟻搬家一般,秉持著不浪費的原則,把蠻子的物什,從他們住的氈包,到外頭的牛馬羊群,盡皆都一一打包裝車,等著帶回去,好能過個肥年。
最後因著蠻子的車架不夠使喚的,竟是當場用拆了的氈包骨架現做了幾輛簡易的架子車出來。
這活計李望水還帶著劉家屯的人給玄甲軍幫忙去了。
為了更快的在此等惡劣的寒冷天氣裡把東西早些運出去,劉潭派了斥候出去,想要找一條較為平坦些的路回去。
他們來時那路人都行,哪怕是拉著馬也好說,但要是走車架那真的是難上加上難,實在是難辦。
李十月自告奮勇走上前說:「大公子,從這裡,」李十月指著他們來時的大黑山後山的山腳,往東北方向點了一下後說:「往下走,繞著這小山包大半圈就能繞到河灘的一個支流去。」
而這個河灘的那處支流再往上走好一段兒距離,就是劉家屯了。
李十月當初他們沒走這地方,一是沒上山站在高處前,李十月也沒想到竟然還能這麼繞路;
二是這條路線來草原是真的繞路,相比於從大黑山後山爬上爬下的來說,對個人來說所用的時間得是兩倍;
但是,如果是大隊人馬攜帶較多物什的話,當然就是走河灘這條路是最合適的。
按著李十月所說,那幾個斥候騎著快馬出去探路,半下午的時候,斥候回來了,證實了李十月所說的那條路沒錯,確實是較為平坦,可以繞路到劉家屯。
天黑之際,吃了一頓飽飯,眾人就整裝出發,向著河灘進發。
而李十月他們身後卻是冒出了滾滾濃煙,劉潭下令把玄甲軍帶不走的物什都給破壞了,堆放到一起去,就地挖了一條隔離帶出來,然後一把火就給點了。
這一走,就是一天一夜,哪怕是李十月這般超出常人的體力和耐力的人,也在到達河灘的時候有一種深沉的疲勞感。
「可算是要到家了!」
李十月看著這條河面上結了一層薄冰,一腳踏上去就踩透了,把整個兒腳面都給浸濕了。
此處沒有架橋,不過河水不深,牽著牛馬趟水過去倒也是能行,但肯定是要遭罪的。
為了早日回去,劉潭下令直接趟水過河。
過了河灘,離著劉家屯就更近了。
第二天午間,眾人終於能看到劉家屯的屋舍了!
終於,要到家了!
李十月顛了一下身後的包袱,她這會子想要運行內力來暖身,但腹中空空,真的是餓的一點兒脾氣都沒有了。
就是被李十月牽著馬那都是蔫頭耷腦的,要不是跟著李十月吃過噴香的豆子,李十月的勁兒又大,怕不是這會子早就撩蹄子踢人了。
大部隊行進的聲音還是不小的,哪怕地上的積雪挺深的,已經深到可以淹沒腳踝的程度了,這大部隊行進踩在上頭咯吱聲也是很明顯的。
更別說他們還趕著牛群和羊群了,那更是所過之處「哞」聲、「咩咩」聲應有盡有,最為顯眼的還是它們在潔白的雪地之上留下的屎尿了,那真的是走一路拉一路。
也是這進屯子了,天上的雪就又如鵝毛一般大片大片往下落,等李十月到了自家門口,他們從河灘處上來的這一路哭的痕迹就已經被掩藏住了。
劉潭看著這天,再看看筋疲力盡的眾兵士,他就下了命令,決定就在劉家屯休整,今夜就宿在此處了。
待得明兒個看看天氣的情況,再做決定。
他怕要是他下令撐著這一股勁兒繼續前行回屯軍所,剛剛趟過冰冷河水的眾兵士怕不是得生病或者這腳就不用要了,得直接凍掉腳趾頭去。
李十月被叫到劉潭跟前兒,得了劉潭的話後,她把包袱交給李秋天,就趕緊去尋了劉老丈去。
因著劉家屯之前死去和搬走不在的人家頗多,哪怕李家村人和王家村人過來填補上了,其實空餘的房子就還是不少的。
對於這些房子,哪些是有主的,哪些是沒主的已經被縣衙標記上了的,劉老丈是最為清楚不過的。
後來,在劉老丈的幫助下,馬三給眾兵士分配了住的屋子,又安排了人仔細看守這回得的戰利品。
看著這一切都差不多了,李十月自然也是歸家心切,她剛才在邊上就已經看到了在外頭和劉家屯人一樣湊熱鬧站著看的李母和李望明了!
李十月找到馬三告訴他自己要歸家後,就拉著馬帶著李秋天鄭梅娘他們去找外頭站著的李母去了。
「阿娘!」
李母看到這一天一夜都沒見到的李十月,看著李十月那狼狽的樣子,腳上那雙剛買的皮靴子上儘是凍的冰碴子,她這眼淚就再是忍不住,就直接掉了下來。
而站在李母身後的李望明那更是心疼起來李十月他們這一行的不容易,他張口就想說些什麼,但張開了口後就又閉上了。
反而是李母和李望明身旁的周蘭花,她喜悅的聲音直接穿透打著捲兒的風雪:「哎喲喂,這還有羊呢!
俺還從來沒見過這種捲毛羊來!」
是的,劉潭承諾給他們的十頭羊,也是直接就從羊群裡頭趕了出來給了他們的。
一眾人等趕著羊就跟在李十月身後一塊兒回了李十月家,因著那十頭羊,這個是招起其他劉家屯人的眼了,一個個的不敢和玄甲軍搭話,但都邁著腳跟在後頭,想要去李十月家看熱鬧去。
可李十月家的院子裡頭哪裡能站下這麼老些人?
更別說還得圈這十頭羊了。
而且風雪越來越大,這站在寒風之中不過一會子就得從頭到腳都凍透了去。
再是想要聽熱鬧,眾人也不得不袖著手瑟縮著身子三三兩兩往家回。
如此,這才給李十月機會,能趕緊和自己人好好說話。
「這十頭羊,給每家都分一頭,餘下那一頭,羊崽和十三你們倆一人一半,若是想養著賣錢你倆就一塊兒養著,若是不想養,待得賣了錢,你們二人平分就是。
而這回在蠻子那兒得的戰利品,誰得的就是誰的,沒去的人就沒有這一份兒。
就這樣?誰要有意見就趕緊說!
這都凍透了,你們回去趕緊燒水燙燙腳,就去炕上捂著去!」
眾人自是沒有意見,就是那兩個一開始非要跟著去,後來害怕起來就隻能和羊崽、王十三留在山腳下等著的王家村人,那也是不敢有意見的。
他們倆個看見李十月他們這些人身上的皿跡了,就是他們腰間的刀,那也是都帶著皿的。
他們哪裡還敢多說什麼?
再是想佔便宜,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有幾斤幾兩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