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人多力量大!
(感謝姑蘇花掌櫃投了1張月票。)
馬三聽過李十月所說,那是二話不說,直接拍著兇脯對李十月道:「我當是什麼事兒?
這點子事兒,你放心,直接包在哥哥我身上!」
這要求人辦事,可不能就空口白牙的說,總得有求人辦事的態度,還得給人一定好處,讓人打心眼裡願意給你幫忙。
李十月直接找了紙筆把自己從系統裡頭拿積分買的種植指南給謄寫了一份出來。
「這份法子和那耬車與曲轅犁一樣都是那冊子裡頭的,若不是逃荒路上遇到了流民,為了逃命我們家也不能在路上扔了那麼些物什,這冊子就在那一堆書裡頭。
也是我阿娘早年在路邊救了一道人才得的。
不過,雖說找不到那冊子了,但我也是記下這許多去,將軍若是不嫌棄,可尋老把式試著用用,該是能增產的。」
馬三哪裡能想到李十月不過在這談話間就又拿了這麼個東西出來,他看著手中李十月就在他面前直接寫下的東西,心中很是有些觸動,他擡起頭看向這麼說著話的李十月:「十月,看來,你得和我回屯所見將軍一面的好。
你給的這東西太好,我可拿不準主意。
你還是當面和將軍說吧。」
李十月從不是拖泥帶水的人,那是說走就走。
和李母交代了兩句,她直接從馬棚裡頭牽了馬出來,跟在馬三身後就出了劉家屯往屯所去。
而等李十月拿著已經分好的帶有李母和石頭的獨戶並不與李氏宗族在一塊兒的戶籍貼回來的時候,李世陽他才剛剛收到李有福寫給他的信。
李世陽看了信上所寫的時間,再算著今兒個日子,他直接喊了一聲兒「不好」出口。
「晚了,太晚了!」
李世陽手上捏著信站了起來,走到門口剛要開門,他又停住了腳步。
「我現下回去又有何用?
關係已經如此僵硬,我再回去說和,十月哪裡會聽我的話?
她可不是別人說兩句就能聽的人啊!」
又走回去,放下這封來自李有福的信,李世陽鋪紙研墨提筆寫下了一封信,待得墨跡乾涸,他把信紙折好放入了信封之中,出了門,就去尋了縣城裡頭專門送信兒捎話兒的腿子,交了銀錢,得了條子,他這才回去。
「隻望阿爺莫要犟,十月那樣的人如何是會低頭的?唉。」
而在劉家屯,家家戶戶那是都忙著春耕的活計呢。
李十月直接召集了自己人,「我們三家都有大牲口,」她看了一下下頭圍著坐的人裡頭的狗老三與李望水,「還有我尋人新打的這三幅新的農具,我想著,咱們集中起來,一塊兒幹!」
李十月就把自己提前寫好的各家勞力人口和田畝數,以及牲口和農具等等都羅列出來的表格拿了出來。
「人多力量大,隻要分配合理,各司其職,我們就能在最短的時間裡頭最快的幹完各家所有的地!」
李十月特別點了一下二蛋娘:「嬸子家裡就你自己個兒算是勞力,你就是把自己當牲口使喚,那也是難弄。
大傢夥兒幫著你一塊兒把地種了,往後你自己個兒勤著些照看著,也是能行的。
將來若是秋收,到時候大家在一塊兒幹就是。
隻這耕種的時候,大傢夥兒幫你弄,你多少算是佔了大傢夥兒的便宜。
為了公平起見,我提議,嬸子往後種的菜,按著茬次,都給各家些,算是抵了你與大傢夥兒之間的差,如何?」
二蛋娘直接站起身,對著李十月和眾人行禮,還帶著二蛋一塊兒,她擡起頭那眼睛都是有些濕潤的。
她知道,李十月這麼說無非是怕大傢夥兒覺得她是個寡婦,怕眾人不想幫她;
又怕眾人因為李十月的話幫了她而心裡不愉快,這才讓她用種菜的法子來給眾人抵差,這是方方面面都想到了,這是真貼心照顧到她了的。
「俺不會說好聽話兒,多謝十月和大夥兒了!
你們放心,往後俺種的菜,大家隨便吃!」
安排好了,眾人這就幹了起來。
這春耕就是和天時賽跑,今年的準備不算充分,李十月想著下一年得提前漚肥,到時候施肥到地裡頭,少說能增產個半成一成的。
第一日,李有福他們看著李望水等老大一夥子人都不管自己家的地,全都去李十月家的地頭忙活去了,他們還以為是李望水他們討好李十月而故意這麼做的。
可等第二日,半上午的時候,李十月家的地就弄得差不多了,下午頭的時候大傢夥兒就沖著鄭梅家的地去了。
甚至因為鄭梅娘家盡皆都是女娘,田畝數本就沒有李十月家的多,且鄭家母女三人本就能幹,再有大牲口和得力的耬車和曲轅犁使喚,竟是天將黑的時候,眾人就把鄭家的地都給弄好了!
到得第三日,眾人包括李十月自己個兒就都拿著工具去了李望水家的地頭了,李有福他們這才覺出味兒來,想明白了,李十月他們這是想著在一塊兒動作快給各家都排著順序幹活的了。
三日的互相磨合,學著使用那耬車和曲轅犁,接下來隻用了四日半的功夫就把麻子、痦子、羊崽等人家的地都給弄好了。
這時候,李十月提出:「劉老丈說得有三五日的功夫才能下雨,我想著不如就趁著這幾日,大傢夥兒湊一起再往那邊多開幾畝地?
反正頭三年不用交稅,能得一些糧食就是一些,多口吃的也是好事。」
是以,李十月趕著車,和石頭送李望明回府城府學讀書,李母和鄭梅娘她們帶著李望水等人去了荒地,他們一眾人在下雨之前竟是開墾出了差不多要有十畝地!
誰能想到曲轅犁竟是如此好用省力!
且這馬騾和驢子那當真是種地的好幫手!
下雨了,從放線菌的土腥味開始到傾盆大雨不過也就一會子的功夫而已。
李十月和石頭正是趕著這暴雨的噼裡啪啦聲兒回到了劉家屯,兩人身上什麼也沒有,淋得透透的,他們剛趕著車到了村口,就看到了舉著油紙傘在村口來回踱步的李秋天。
這油紙傘還是劉潭的夫人給的禮物中帶的呢,他們這般的人家,真是一家子沒一個人想起來家裡該添個雨具來的。
李秋天把傘給李十月讓她給自己和石頭打著,她卻是趕緊淋著雨往回跑,這般大的雨一路淋著回家,可得讓李母拿藥包出來給兩人熬一碗葯來喝,萬萬不要得了風寒去。
李十月和石頭趕著車往家回,哪怕就是在大雨聲之中也能聽到犬吠,躺在炕上的李有福咂巴著煙袋鍋子,他聽著外頭的動靜,低頭看了李世陽託人給他帶回來的信,心裡百味雜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