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李恩公,求你,求求你娶了我吧!」
(感謝妖姬1號投了1張月票。)
遠在安東的鄭梅娘她絕不會想到,她隨口說出來寬慰李夏天的話,竟然歪打正著的被她說中了!
是的,李望正他不僅僅另娶了!
他的新婚妻子也真的給他生了新的娃娃!
而且,這娃娃可是要比平平和安安兩個崽崽還要小呢!
也就是說,婦人,哦,也就是李望正的這個新婦,名喚秀蓮的婦人,她所生的孩子,已經被李望正起名為李世安的男娃娃,成了平平和安安的小叔叔!
伴著雨聲,李望正他這會子哭的是多年不見的枕邊人和女兒,以及親妹子、外甥女對他的惦念和掛心啊!
哪怕雙方還未通上信,也不曾見上面;
但隻聽著旁人說出來的這找尋的話語,李望正他就覺得自己這麼些年來在軍中拼殺求生而造成自己心中缺的那一塊兒,就一下子都補上了!
那是他的髮妻和養育了十幾年的親生女兒啊!
他若是無情無義之人,也不會在離開河南道李家村這麼些年了,都一直是孤身一人!
從軍的前兩年,李望正一直在掙紮著求生,和李望田、李望山他們這些同族在軍中小心翼翼的活著。
也是李望正的運道,靖安王造反,倒是給了他上陣殺敵立功的機會。
如此,李望正他一點點的從小兵做起,一步步的從伍長升到了什長;
後來,靠著與幽州邊城的蠻子交手,那一回讓他差一點兒就死了!
就這才算立了一個不算小的戰功,令李望正從什長升任為了隊正。
而那一次戰役,也令李望田成了跛子。
李望田他是為了救李望正才變成了跛子的!
這個恩情,叫李望正來說,他這輩子都是還不完的了。
至於王秀蓮這個新婦與李望正是如何認識的?又是為何成了夫妻的?
那就要從兩年前開始說起了。
在李望正從軍的第五年,他跟著上頭的將軍去剿匪,下山的時候,機緣巧合之下救了上山撿柴卻崴了腳的王秀蓮。
因著李望正所在的屯所就在王秀蓮娘家王家村邊上,給王秀蓮送回了王家,李望正就把這一檔子事兒忘倒了腦後去。
可王秀蓮卻是接二連三的去屯所外頭尋李望正,每次去尋,她都打著感謝救命恩人的名頭,這次給李望正送去幾個煮雞子,下次就送些時令鮮果。
這一來二去之下,王秀蓮的這般表現,誰人都能瞧出,她這是看上上了高大威猛是個小小頭目的李望正了。
要說王秀蓮此人,她的年紀雖說是比李望正小上不少去,但也是要有三十歲的婦人了。
王秀蓮的第一任郞婿是個身子不好的,兩人成婚不過兩載,那人就得了病一命嗚呼去了。
他們兩人之間連個孩子都沒有。
按理來說,這樣兒守了寡的王秀蓮,隻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是回娘家,尋了人家再嫁;
另一條則是留在夫家,把自己個兒的身份從兒媳婦變成「養女」,由從前的公婆,後來的養父母為其招贅男人來家過活。
王秀蓮她知道,若是她拋下公婆回了娘家,怕不是還得重複之前那樣兒的婚事,被她爹娘收了聘禮,給她一床被子就打發她去嫁人。
所以,王秀蓮她就想,那不如留下來!
認公婆為養父母,招贅男人來家,生育孩子為養父傳宗接代,為養父母養老送終!
當年,若不是王秀蓮的公婆有幾分家當,王秀蓮一個健康的女娘如何會被嫁給前郞婿這麼個病秧子呢?
還不是王秀蓮的公婆給的太多了!
為了聘金,王秀蓮這才被賣了的。
後來,王秀蓮也真的給公婆磕了頭,從兒媳婦成了養女。
可沒等王秀蓮招贅男人來家,這家裡頭,先是養父得了急病,沒有倆月,人就直接去了;
然後年尾上,她養母冬日裡出門踩空了腳,狠狠摔了一跤,腿都給摔斷了去。
哪怕王秀蓮在家伺候養母十分精心,但養母也就挺了不到半年的功夫,就也沒了。
給養父養母辦完了喪事,住在養父養母的家中,靠著分得的口分田,王秀蓮按著規矩,認認真真的守過了三年孝。
她本以為,出了孝期,尋了媒婆找一贅婿來家,這日子就也還能過得下去。
但怎麼可能呢?
最後,王秀蓮她被人家的宗族給趕出了村子,養父母留下的田屋就收回了人家自己的宗族之中去了。
得虧,王秀蓮的養母是個心善的,在死之前,就把她的幾樣首飾提前都給了王秀蓮,讓王秀蓮她藏起來,以備萬一。
要不然,身無長物的王秀蓮往後要如何過活?
不過,哪怕手裡頭有些銀錢,王秀蓮她最終就還是不得不回了娘家。
在娘家呆了還不到三個月,這世道就亂了起來。
王秀蓮的娘家人哪怕再想把王秀蓮給賣了換聘金使喚,那也得有人家要才行啊。
當時隻是世道亂,但還尚未真的就是王朝末年,王侯割據的時候。
王家人就還沒迫不及待把王秀蓮這個女兒的價值都吃到嘴裡頭去。
不過,若是真的亂世來了,王秀蓮她怕不是第一個就被父母兄長給賣到那等腌臢地兒去了。
可是,哪怕沒有被賣,王秀蓮在娘家那也是得沒日沒夜的幹最多的活,吃最少的飯。
所以,在山上崴了腳,偶遇了李望正,被李望正救了後,王秀蓮她那時其實就起了心思的。
她想擺脫娘家人的糾纏,不想隨便再被人賣了換銀錢。
她當然也不想被賣到腌臢地方去,那麼,對王秀蓮來說,那也就隻有尋個有能耐的男子再嫁才行了。
因此,王秀蓮她哪裡會嫌棄李望正歲數比她大?
哪怕李望曾經正義正辭嚴的和王秀蓮說:「先不說我與你之間差著歲數,隻我在老家那是娶妻生女的了,她們還等我家去......」
可王秀蓮哪裡會在意這些?
她那時就隻想著拽住李望正這顆救命的稻草啊!
直到去年,世道就又有要亂的跡象了。
王家父母就想著,若是再不把王秀蓮嫁出去,王秀蓮那歲數可是一年都要比一年大了,再拖下去,他們往後哪裡還能拿到多少聘金來?
所以,很快,王家父母就與一戶接沒了兩個婆娘,已經有了五個孩子的人家商議好了,要把王秀蓮嫁過去!
隻要王秀蓮嫁過去,王家父母就能拿到整整三十兩的聘金!
要知道,時下,一戶人家,七八口人,一年的花費也就十一二兩罷了。
如此,這三十兩哪裡是聘金?
這是王秀蓮的買命錢!
而且,王秀蓮暗地裡花了銀子尋人去打聽了那戶人家,你以為那戶人家的兒子為何前後娶了兩個媳婦,就都死了呢?
就是那戶人家的兒子打的啊!
怕不是活生生的給打死的!
隻民不告官不究,那倆媳婦本也是外地人,她們的父母和王秀蓮的一般,得了聘金,哪裡還管女兒的死活?
因此,王秀蓮她當然不願意聽父母之命去嫁人。
她尋了機會偷跑出村,在屯所外頭的那條道上等了又等,竟是真的讓她等到了跟著將軍出巡迴來的李望正。
「李恩公,求你,求求你娶了我吧!
要不然,我,我,我真的就隻有死路一條了!」
哭的好不可憐的王秀蓮眼淚鼻涕一大把,跪在地上就那麼看著李望正。
李望正看著面前的王秀蓮,就想起了今天從那走商嘴裡知道的消息。
自從李望正升任隊正後,就和其他李家村的漢子一起湊了錢,在幽州尋了不少走商,還央求過他們的將軍,請人幫忙送信回河南道老家,希望能給給家裡人去個信兒,報上一聲兒平安。
可那些信全都石沉大海,沒有一個人帶了回信回幽州。
正好就在王秀蓮從娘家逃出來跪求李望正之前,李望正他跟著將軍出巡,在集市上遇見了之前花錢讓其幫忙帶平安信回河南道的商賈。
就在今天,他也終於從商賈口中得了個準信兒:「......我去了你所說那地,哪裡還有人?
進村的路都破敗不堪的了,我和夥計壯著膽子進村去看了,村中一個人也沒有!
我想著,莫不是你的族親舉族離開了?
要不就是你們從軍後,村中就出了什麼大事兒來,這才令村中一人都無了。」
如此,心中給鄭梅娘、李秋天、李夏天,還有李母、李十月他們判了死刑的李望正,這會子,終是看著淚眼婆娑的王秀蓮點了頭,應下了會娶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