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肉雞中的戰鬥雞
有肉有菜有湯,每人一碗小米飯,商場裡的大米才賣兩元一斤,小米卻要六元一斤,比大米貴整整三倍的價格,但是在這裡大米卻是金貴的東西,吃飯的人太多了,秀英隻能忍痛買了六塊錢一斤的小米。
「秀英恭喜你阿,日子越來越好了,還修了大房子。」
「秀英恭喜你啊!」
吃飯的時候,婦人們拿著杯子,杯子裡裝著米酒,來主桌敬酒,能來的婦人都是真心實意的祝福秀英。
她們羨慕秀英,也希望能成為秀英這樣的人。
秀英舉著酒杯一一謝過大家。
「謝謝各位嬸子對我們孤兒寡母的照顧,以後還要大家多多照拂。」
孫大嫂喝光了杯子裡的米酒,笑著道:「托秀英的福,讓我家也能吃的上黑面,這杯酒我幹了。」
漢子們在另外一桌看著自家的媳婦去給秀英敬酒,生怕漏了。
吃完飯,老村長帶著村上的人站在豬圈外,豬圈還是空的,另外一邊已經餵了一百多隻雞鴨。
「秀英家的雞長的真好。」
「秀英家現在可是村裡的養雞大戶啊。」
「秀英家的雞吃的是啥?咋長那麼大一隻。」
「是啊,這雞光長肉去了。」
大家勾著脖子往雞槽裡望,都想看看秀英家的雞吃的啥,看到裡面就是和的剁碎的野菜拌的麥麩,這和自家雞吃的沒啥兩樣啊。
自家的雞和秀英家的雞吃的一樣,為啥人家的長那麼好?最後總結一句,還是秀英的運氣好。
現在家家戶戶都喂上了幾隻雞,孫大嫂家更是餵了五隻雞,家裡囤了一百多斤黑面後,剩下的糧食就拿去楊柳鎮換了雞回來養。
雞圈裡的這些雞是秀英從商場裡買的肉雞,最大的能長到十多斤,不是他們養的好,也不是秀英運氣好,而是這些雞本來就要長那麼大。
老村長看著雞圈裡的雞,驚嘆不已:「我活了幾十年,雞也養過不少,還從未有一隻長的像這雞圈裡的雞一樣。」
大家紛紛附和起來
「是啊,我也從未見過長得那麼大的雞,這雞專門長肉。」
「我估摸著這雞圈裡最小的雞也有得有八斤啊!」
「秀英家的這些雞下的蛋也大。」
「乖乖,這些雞還有蛋賣了得賺多少錢啊!」
秀英站在一旁回答道:「原本想著養一些雞給孩子們補身體,而且這些雞都是孩子上山去割草拌著麥麩喂。
時不時挖些蚯蚓,在吃食上這些雞破費不了多少,它們下的蛋也能給孩子補充營養,還能賣錢,就多餵了一些。」
在場的都是村裡的一些老人,紛紛點頭。
「我看秀英分家出來生活越來越好,關鍵是人家會過日子。」
「是啊,要是不會過日子,再大的家業也會敗光。」
「秀英,你給咱們說說,這些雞怎麼長那麼好啊?咱們也好學學。」
「是啊,我家的雞最多也就長到三四斤就不長肉了,下的蛋也小個。」
在蓋新房子之前大家就發現了,秀英雞圈裡的雞長的大個,身上儘是肉,下的蛋也大。
大家早就想找秀英問問,現在終於等到了這個機會。同時心裡也沒底,秀英家雞長那麼好,一隻十多斤,這得賣多少錢啊?
掙錢的買賣別人憑啥跟你說?
秀英原本也沒想藏著,那麼多隻雞想藏也藏不住,再說商場雞的肉雞雞苗也才兩塊錢一隻,養肉雞的營生可以交到村裡人手中。
在場的都是家裡有話語權的老人,秀英把事先想好的話,細細向大家說了出來。
「不瞞大家,我家雞圈裡的這些雞,是從塞外商人那裡買的雞苗回來養。
這些雞叫白羽肉雞,和咱們這裡的本地雞不同,肉雞專門長肉,個頭也長的大,下的蛋也大。
咱們這裡的本地雞,品種不同於肉雞,任憑怎麼養也就隻有幾斤。
塞外的肉雞能長到十多斤,而且生長速度快,從雞苗到出欄隻需要45天。」
白羽肉雞簡稱肉雞,還有一個外號肉食中的戰鬥雞。是華國科學家用國外的隱性白種雞和國內的黃羽雞雜交培育出的品種,具有長肉快,適應力強的特點,是華國養雞數量最多的品種之一。
大家聽到是塞外來的新品種,重重的點了點頭。
「怪不得這雞怎麼和咱們這裡的不一樣。」
「是啊,這原來是塞外來的新品種。」
「還是秀英妹子有本事。」
大家羨慕的看著秀英,又看看雞圈裡的那些肉雞。
雞拿去南陽府城能賣到25文一斤,像秀英家這樣的肉雞一隻長到8-10斤,那不是一隻雞最低能賣200文!
而且肉雞出欄隻要45天,比養本地雞要劃算很多。
要是能從秀英家買幾隻雞回去做種,那不是雞又生蛋,蛋又生雞,過不了多久,自己也能拿著雞去府城賣嗎?
大家眼饞的看著雞圈裡的雞,卻是沒有人提出來,大家都知道這肉雞是秀英家的營生。
前些日子秀英已經照顧大家換了黑面,後來又靠著秀英不少人種上了抗旱高產水稻,他們已經叢秀英這裡得到夠多,做人不能貪得無厭。
秀英看著突然安靜下來的人群,柔聲到:「這個肉雞比咱們這裡的本地要好養活,隻要多割著野菜拌著麥麩飼養就成,偶爾喂上些蚯蚓。
大家若是想養這個肉雞,拿本地雞來換就成,一隻老母雞可以換兩隻肉雞的雞苗。」
商城裡肉雞的雞苗是兩塊錢一隻,本地土雞的回收價格是25一斤。一隻本地老母雞換兩隻肉雞雞苗秀英是賺的。
大家齊刷刷的看著秀英集體愣住。
秀英這是要把肉雞的營生交給大家?
一隻土雞可以換兩隻肉雞的雞苗?
老村長從震驚中回過神來,不確定的問道:「你剛才是說一隻老母雞換兩隻肉雞的雞苗?」
秀英重重點了點頭:「大家都是一個村子上的,我得了好的雞苗,就分給大家一起養,隻有等大家一起富裕起來了,我們才能長久的富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