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託孤
周大柱雙手緊緊抱著腦袋,一臉痛苦和懊悔的模樣。他的身體微微顫抖著,眼神中充滿了恐懼和無奈。
他聲音顫抖地告訴紅梅:「我......我真的不是故意的,紅梅,我隻是推了他一下,誰知道......誰知道他就從懸崖上摔了下去。」周大柱的聲音帶著哭腔,淚水在眼眶裡打轉。
「要怪就怪他不該幫著秀英說話,小老六隻是一個孩子,當初我又不是真的綁了小老六,隻是想把小老六藏起來嚇一嚇秀英。」周大柱一邊說著,一邊擡起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瘋狂和不甘。
「我就是想給秀英一個教訓,讓她別總是那麼囂張。可你爹,他非要多管閑事,說我這樣做不對,還說要去給秀英賠罪。我一時衝動,就推了他,我真的沒想到會變成這樣,紅梅,我對不起你,對不起你爹!」周大柱說完,「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雙手不停地捶打著地面。
紅梅聽完周大柱的話,身子猛地一顫,喉嚨裡發出一聲絕望的悲嚎。
啊……
她瞪大了雙眼,眼神中滿是難以置信和極度的痛苦。
突然,她的兇口一陣劇烈起伏,「噗」的一聲,吐出了一大口鮮皿。那鮮皿在空中飛濺,如同一朵綻放的凄艷之花,然後紛紛揚揚地灑落。
紅梅的臉色瞬間變得如同白紙一般,身體搖搖欲墜。緊接著,她的眼睛緩緩閉上,整個人直直地向後倒去。
「砰」的一聲,重重地摔在了地上,揚起一陣塵土。她的手無力地垂在身旁,再也沒有了動靜。
周小熊驚恐地看著這一幕,他小小的身軀不停地顫抖著。他衝到紅梅的屍體旁,「哇」的一聲大哭起來。
「娘!娘!你醒醒啊!」
周小熊的哭聲撕心裂肺,他試圖搖晃著紅梅的身體,想要把她喚醒。淚水順著他的臉頰不停地流淌,他的聲音已經變得沙啞。
周圍的人都被這凄慘的場景震驚了,一時間鴉雀無聲,隻有周小熊的哭聲在空氣中回蕩,讓人心碎不已。
張捕頭看到眼前這凄慘的一幕,無奈地嘆了一口氣。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憐憫和無奈,緩緩地搖了搖頭。
「根本沒有什麼採藥人。」張捕頭沉重地說道,「隻是有人在山崖下發現了一個男子的屍體報了官。」他頓了頓,環視了一下四周滿臉驚愕的眾人。
「屍體經過三個月,早已面目全非。」張捕頭的聲音有些低沉,「根據殘留的衣服,還有那把殺豬刀,官府的衙役辨認出是那日來保釋周大柱的王屠夫。」
「這三個月的時間,風吹日曬,加上野獸的啃噬,屍體已經不成樣子。若不是那把殺豬刀上刻著名字,恐怕還難以確認身份。」張捕頭長長地嘆了口氣,彷彿在為這不幸的事件感到悲哀。
張捕頭望著滿臉淚痕、瑟瑟發抖的周小熊,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憐憫。他緩緩地從兜裡掏出一兩銀子,輕輕地遞給周小熊。
張捕頭的眼神充滿了同情,聲音也變得溫和起來:「孩子,拿著這銀子。」
「周大柱犯了命案,這是肯定要帶走的。」張捕頭的臉色重新變得嚴肅而冷峻,他提高了聲音,向眾人宣佈道。他的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犯了罪就得接受懲罰。」張捕頭的聲音在院子裡回蕩著,「誰也不能逃脫律法的制裁。」他一邊說著,一邊示意身旁的衙役將周大柱銬起來。
周大柱低垂著頭,不再做任何反抗,彷彿已經認命。此時的他,滿臉的悔恨和絕望。
周大柱深知自己犯下的命案不可饒恕,他清楚地知道自己面臨的將是被砍頭的殘酷結局。此刻,他滿心憂慮,放心不下年幼的兒子。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絕望和對兒子未來的擔憂,嘴唇顫抖著喃喃自語:「兒子怎麼辦?我走了,他可怎麼活啊......」
他慌亂的目光在人群中急切地搜尋著,突然看到了趙存糧。彷彿在黑暗中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周大柱「噗通」一聲跪下。
他的膝蓋重重地砸在地上,揚起一陣塵土,眼裡滿是哀求:「存糧兄弟,我求求你,看在咱們兩家多少帶著親的份上,幫我照顧小熊。」
趙存糧本不想答應,他心裡清楚,照顧一個孩子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兒。他皺著眉頭,眼神躲閃,嘴裡嘟囔著:「這......這可不好辦吶。」
但是,當他的目光看到周小熊緊緊攥著手裡那一兩銀子時,心中不禁一動。他的眼神閃爍了一下,猶豫了片刻,那一兩銀子在陽光下似乎散發著誘人的光芒。
最終,趙存糧咬了咬牙,像是下了很大的決心,說道:「罷了罷了,大柱,看在往日的情分上,這孩子我應下了。」他伸手扶起周大柱,臉上的表情十分複雜。
周大柱被官差帶走後,現場瀰漫著一片沉重的氣氛。村裡人看到趙存糧扶著還在抽泣的周小熊,眼神卻不自覺地落在了孩子緊緊攥著的那一兩銀子上。
趙存糧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順手拿去了那一兩銀子,揣進了自己的兜裡。他的動作有些倉促,臉上閃過一絲不自然。
眾人看到這一幕,紛紛圍了上來。一位老者走上前,神色嚴肅地說道:「趙存糧,這銀子你可不能昧了良心獨吞,紅梅還躺在那兒呢,你得給她辦個體面的喪事。」
「是啊,趙存糧,做人得講良心。」人群中有人附和道:「你既然收留了周小熊,就要對孩子好些,可不能虧待了他。」
趙存糧被大家說得面紅耳赤,他結結巴巴地應道:「我......我知道,我會給紅梅辦喪事的,也會好好照顧小熊。」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囑咐著趙存糧,直到他連連點頭保證,眾人才漸漸散去。隻留下趙存糧站在原地,看著手中的那一兩銀子,心中五味雜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