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互相幫助
趙存糧沉默不語,隻是一個勁地抽著悶煙,煙霧繚繞中,他的眼神充滿了無奈和焦慮。
這時,光宗跑了過來,興奮地說道:「爹,娘,我在奶奶屋裡撿到了一個罐子,裡面有銀子!」
趙存糧和田貴蘭先是一驚,隨後臉上露出了一絲希望的神色。
光宗把罐子遞了過去,驚呼道:「爹,快看,這裡面有整整二兩銀子!」
趙存糧迅速接了過來,看到罐子裡的銀子,臉上露出又驚又喜又糾結的複雜神情。
他就知道阿娘背著他存了不少錢,現在這些錢還不是他的。
想到這裡,他的臉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之色。然而這絲得意很快又被一絲愧疚所取代。
畢竟那是母親生前偷偷藏下的錢,可這種愧疚隻是一閃而過。
孩子們紛紛圍了過來,嘰嘰喳喳地討論著。
「爹,咱們有了這些銀子,可以買好多好吃的啦!」
「不行,這說不定是奶奶特意藏起來的,不能隨便用。」
「阿奶都死了,這銀子就是咱們的。」
……
孫大嫂一家站在自家的院子裡,望著那屋頂雖然有小面積損傷但總體還算穩固的房子,心裡滿是慶幸。
孫大嫂笑著對幾個孩子說道:「還好咱們提前給毛草做了加固,又用竹子搭了棚子,這損傷不算大。」
金蛋點點頭,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是啊,娘,趕緊動手修,早點修好早點安心。」
說幹就幹,一家人齊心協力。金蛋爬上屋頂,小心地更換著損壞的毛草,鐵蛋在下面遞著工具和材料,鐵蛋和孫花花也幫忙搬搬擡擡。
「金蛋,小心點!」孫大嫂在下面喊道。
「知道啦,娘,您放心吧,狗蛋那邊的竹子遞過來。」金蛋向院子裡的狗蛋喊道。
一家人忙得熱火朝天,雖然辛苦,但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堅定和樂觀。
沒過多久,屋頂就修好了。
金蛋從屋頂下來,看著煥然一新的屋頂,欣慰地說道:「這下好了,不用擔心下雨漏水了。」
孫花花笑著說:「是啊,一家人齊心,啥困難都能解決。」
孩子們也高興地蹦蹦跳跳,院子裡充滿了歡聲笑語。
桃花小心翼翼地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雞湯,來到了孫大嫂家的院子裡。
「孫大嫂,我給您送碗雞湯來。」桃花微笑著說道,臉上還帶著兩個淺淺的酒窩。
孫大嫂正在院子裡收拾著剛剛修屋頂用的工具,看到桃花,連忙放下手中的東西迎了上去。
「哎呀,桃花,你這孩子,咋還送雞湯來了,多客氣。」孫大嫂一邊說著,一邊用衣角擦了擦手。
桃花把雞湯遞到孫大嫂手中,說道:「孫大嫂,阿娘知道您家剛修好屋頂,辛苦啦,特意讓我送碗雞湯給您補補身子。」
孫大嫂感動地接過雞湯,說道:「秀英真是心善,總是想著我們。」
桃花笑著說:「孫大嫂平日裡也沒少照顧我們家,這是應該的。
阿娘說過我們就是一個大家庭要互相幫助。」
孫大嫂拉著桃花的手,說道:「桃花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桃花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說道:「那孫大嫂您快趁熱喝了這雞湯。」
說完桃花撒腿就跑,生怕孫大嫂又塞雞蛋讓自己帶回去。
傍晚,孫大嫂看著桃花送來的那碗雞湯,心裡暖暖的。她想著不能獨自享用,得讓家裡人也嘗嘗這飽含情誼的美味。
於是,孫大嫂手腳麻利地燒起了火,將家裡剩下的米飯拿出來,把雞湯倒入鍋中,又加了些水,煮成了一鍋香噴噴的雞湯泡飯。
飯煮好後,孫大嫂把孩子們都叫了過來。孩子們一聞到香味,就迫不及待地跑到了桌前。
「孩子們,慢點慢點,這是秀英送來的雞湯做的泡飯,咱們可得好好謝謝人家。」孫大嫂笑著說道。
金蛋也笑著點頭:「是啊,秀英嬸子對咱們的情誼真是難得。」
一家人圍坐在桌前,開心地吃著雞湯泡飯。孩子們吃得滿嘴都是,還不停地說著:「好吃,好吃!」
孫大嫂看著家人滿足的樣子,心裡充滿了幸福和感激:「以後咱們也要多幫幫秀英家,可不能忘了人家的好。」
「嗯,知道了,娘!」
……
趙存糧懷揣著那兩銀子,興沖沖地來到了集市上買瓦片。
集市上熙熙攘攘,人們都在忙碌地為自家受損的房屋購置材料。趙存糧好不容易找到了賣瓦片的攤位,問道:「老闆,這瓦片怎麼賣?」
老闆一邊忙著招呼其他客人,一邊回道:「往常一片一文錢,現在一片三文,你要多少?」
趙存糧一聽,心裡一驚,這價格漲得也太多了。但沒辦法,屋頂總得修,他咬咬牙說道:「我要三間屋子的量。」
老闆快速地計算著,說道:「一共得五百片,那就是一千五百文千文,也就是一兩半銀子。」
趙存糧瞪大了眼睛,急忙說道:「老闆,您這也太貴了,便宜點。」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以一兩銀子成交。
買好了瓦片,還得請人來幫忙。趙存糧又去聯繫了幾個工人,一番商量後,人工錢又花去了不少。
等到屋頂修好,一算賬,三間房的瓦片加上送來的人工錢,花了足足五百文錢。
趙存糧看著所剩不多的銀子,心中不禁感慨:「這一場冰雹,真是損失慘重啊。」
房子雖然修好了,可趙存糧和田貴蘭望著空空如也的糧倉,發起了愁。
田貴蘭坐在凳子上,唉聲嘆氣地說道:「這吃食怎麼辦呀?今年本就顆粒無收,現在又遇到這場冰雹,往後的日子可怎麼過喲!」
趙存糧在屋子裡來回踱步,眉頭緊鎖:「我也不知道啊,家裡的存糧撐不了多久了。」
孩子們圍在一旁,怯生生地看著父母,不敢吭聲。
田貴蘭抹了把眼淚:「要不咱們去跟親戚借點?」
趙存糧無奈地搖搖頭:「能借的都借過了,誰還願意再借給咱們?」
一時間,屋子裡陷入了沉默,隻有窗外的風聲呼呼作響,彷彿也在為這艱難的生活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