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互相試探
「好,就按你說的辦。先給他個下馬威,讓他們知道咱們龍家可不是好欺負的,之後再給點甜頭,拿捏好分寸就行。」
龍爺說罷便轉身向內堂走去。萬一真有什麼重要情況,自己再出來也不遲,遂又交代道:「告訴他們,就說我有事外出不在家。」
管家恭敬地應了一聲,隨即跟著門房快步朝大門走去。
門房向等候的季風介紹道:「這位是我們家的管家。」
季風環顧管家身後,並未見龍爺身影,問道:「你們老爺呢?」
管家語氣看似熱絡卻又暗藏機鋒:「我們老爺日理萬機,正忙著呢。你們既然都是少爺的同窗,我們自然不會怠慢。」
說罷,管家有意無意地瞥了一眼馬車的方向,「我們龍家在這清水縣那也是有頭有臉的,龍爺的名號更是響噹噹的。你們既是少爺的同窗,也是龍爺的晚輩。你們讀書人不向來最講究禮數嗎?哪有讓主家出來迎接你們幾個小輩的道理呢?」
管家說完這番話,心中不禁暗自得意,想著自己做了半輩子馬賊,如今能說出這般滴水不漏的話,實屬不易。
而坐在馬車裡的博文,將這一切聽得一字不漏,心中的怒火「噌蹭」直冒。他想著,這事兒要是被自己那位師兄知曉,還不得笑掉大牙,自己這面子可算是丟盡了。
博文氣得臉色鐵青,猛地挑開車簾,「老夫活了大半輩子,還是頭一回聽到如此荒謬的言論!堂堂夫子親自到訪學生家中,主家不見蹤影,反倒被一個管家數落,這書都讀到哪裡去了?簡直是有辱斯文!待老夫回到京城,定要讓龍秋山回來,好好教教他什麼叫做尊師重道!連這點基本禮數都不懂,還談什麼求學問道!」
季風趕忙向管家介紹:「這位便是文淵書院德高望重的院首,博文老夫子!」
管家聽聞此言,驚得下巴差點掉在地上。他慌慌張張地朝著坐在馬車上的博文深深行禮,聲音顫抖地說道:「小的有眼不識泰山,老夫子您大人有大量,千萬莫要與小的一般見識啊!小的這就馬上去請老爺過來!」
博文白了管家一眼,這才緩緩放下車簾。他靠在車壁上,暗自鬆了一口氣,總算是把這面子給保住了,不然可真要淪為笑柄了。
不多時,龍爺心急火燎地趕來,他怎麼也沒料到,大燕國聲名遠揚的第一才子,執掌文淵書院的院首博文夫子竟會親臨此地。
龍爺恭敬地快步走到馬車旁,一眼便看到馬車上插著的文淵書院旗幟,那旗幟上大燕國獨有的綉印格外醒目,錯不了,來人正是博文夫子。
「博文夫子!」龍爺趕忙躬身,語氣中滿是敬畏。
博文不緊不慢地挑開車簾,緩緩走了出來。他目光淡淡地掃向龍爺,隻見此人長著一雙三角眼,身著一身金絲繡花的華麗衣衫,脖子上還掛著一條粗大的金鏈子,渾身散發著一股濃濃的暴發戶氣息。
博文暗自思忖,怪不得之前給自己送那麼多貴重的東西,不過那些送來的畫像,倒的確是送到了自己的心坎上。
「嗯,你就是龍秋山的父親,龍老爺?」博文微微挑眉,開口問道。
龍爺趕忙恭敬地拱手,「正是,龍秋山乃是犬子。」
季風見狀,連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攙扶著博文下了馬車。博文站穩後,輕輕咳了兩聲,擺出一副悠然的神態說道:「我此番路過此地,平日裡常聽秋山提及,說你乃是這方圓十裡遠近聞名的大善人,心生敬佩,故而特意過來瞧瞧。沒打擾到你吧?」
龍爺聽聞此言,心中不禁暗自欣喜,想著自家那個兒子總算是懂事開竅了,懂得在夫子面前給自己美言。
他滿臉堆笑,「夫子能蒞臨寒舍,當真是令寒舍蓬蓽生輝啊!夫子裡面請,裡面請。」
博文微微點頭,算是回應。龍爺見狀,趕忙側身做了一個請的手勢,博文神色淡然,邁著不緊不慢的步伐朝裡走去。
踏入山莊,博文的目光掃過那雕龍畫棟的金絲蘭木,心中暗自搖頭,真是土氣到了極點,就像是有錢沒處花,一味堆砌奢華,卻毫無美感與格調可言。
「夫子,您請上座。」一行人行至大堂,龍爺側身做出一個請的手勢。
博文微微頷首,算是表達了幾分滿意。
這暴發戶雖說品味欠佳,不過對自己倒還算恭敬,也罷,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如自己這般,擁有高雅出眾的品味。
坐定之後,他擡眼看向弓著身子,畢恭畢敬站在一旁的龍爺,眼神不經意間又朝主位的另一邊瞥去,開口說道:「你也請坐,不必如此客氣。」
「誒。」龍爺趕忙應了一聲,小心翼翼地在另一邊坐下。
管家雙手端著沏好的茶水,走到博文身旁,微微躬身,「夫子,請喝茶。」
博文神色悠然,端起茶杯緩緩送至唇邊,淺淺抿了一口,「嗯,倒是今年的毛尖。」
龍爺趕忙從管家手中接過另一杯茶,臉上堆滿笑容,「讓夫子見笑了,咱們這窮鄉僻壤的,實在拿不出什麼好茶,也就隻有這毛尖,希望能勉強入夫子的口。」
博文又輕啜了一口,眼神中流露出一絲讚賞,說道:「不錯,我向來就喜歡毛尖這種清新淡雅的味道,看似平凡,實則不俗。」
聽聞此言,龍爺心中一動,試探著問道:「那我讓人給您準備兩盒上好的毛尖帶上,夫子意下如何?」畢竟在他看來,作為大燕第一書院的夫子,博文平日裡不知品鑒過多少珍稀好茶。
博文神色平靜,淡淡地說道:「好,再多帶一盒吧。」自己那師兄也愛品茶,走的時候送他一盒。
博文緩緩放下茶杯,神色變得鄭重起來,「龍爺,老夫近日聽聞南陽府城遭受災害,已然淪為受災嚴重之地。老夫心想,龍爺您身為南陽一帶的富商,想必心繫百姓,應當對受災民眾有所接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