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似錦

460.第459章 傳太醫

似錦 冬天的柳葉 3033 2025-05-26 15:54

  

  第459章傳太醫

  被景明帝點名,郁謹一臉茫然:「兒臣不知。」

  「不知?」景明帝火氣更大了,一指出列的數名言官,「你剛剛沒聽到他們的話?」

  郁謹垂眸,淡淡道:「兒臣聽到了。」

  他的淡然令情緒激昂的言官們越發來了鬥志。

  太囂張了,實在太囂張了,燕王這是仗著皇子身份半點沒把他們放在眼裡啊。

  皇子又如何,就是皇上吵著想出宮還要被他們罵呢。

  景明帝感受到言官們的熊熊怒火,為了避免發生言官撞柱子的晦氣事,忙安撫道:「諸卿稍安勿躁。」

  轉而對郁謹一聲喝:「既然聽到了,你還裝什麼糊塗!」

  這個混賬東西,疼愛媳婦是好事,可也沒有這麼縱著的,就不能低調點嘛。

  景明帝越想越來氣。

  想當年他與還隻是皇子妃的皇後也是夫妻恩愛,在外人面前且要老實點,免得礙了別人的眼。這小子太不知收斂了,借著這次機會是該好好敲打一下。

  景明帝下了決心收拾兒子,面色越發難看。

  「父皇,兒臣依然不知道犯了什麼錯。各位大人說王妃不去宜寧侯府弔唁是無禮之舉,有損皇家聲譽,可王妃不是不想去,而是不能去。」

  「不能去?」景明帝沒好氣反問一句。

  郁謹點頭:「是,王妃身體不適,不能去。」

  一句話又惹來數位言官的唾沫星子。

  其中一位言官更是直接質問:「不知燕王妃患了何病?據微臣了解,宜寧侯府大太太過世前幾日,燕王妃還隨兄姐一道去探望了宜寧侯老夫人。」

  郁謹眉峰揚起,顯出幾分淩厲:「大人懷疑小王撒謊?」

  「不敢。」在景明帝面前,言官一臉不卑不亢。

  景明帝看著頗來氣。

  這些沒事幹的老東西,光盯著皇家私事做什麼,南邊大雨衝垮了一處莊子怎麼沒人提了?

  再看毫無悔改之意的七兒子,景明帝更是火大。

  被人抓到把柄這小子就不知道收斂點?一個個凈給他添堵!

  郁謹頗委屈:「父皇,兒臣沒有撒謊,王妃真的不舒服,無法前去弔唁。王府長史第一時間就給宜寧侯府回信了,侯府都沒說什麼,怎麼別人還要指手畫腳?」

  指手畫腳?

  幾名言官一聽就炸了,剛剛質問的言官更是激動,對著郁謹直接開戰。

  跪在一旁的燕王府老長史險些抹淚。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啊,他就知道燕王會有被言官們圍毆的一日。

  這下好了,他這張老臉在同僚們面前算是丟盡了。

  他的老臉不值錢,可因為這種破事被降職罷官,簡直是畢生恥辱。

  老長史越想越絕望,盯著最激動的那位言官開開合合的嘴,心中突然冒出一個念頭:倘若他跳起來用汗巾塞住這傢夥的嘴,是不是就能清凈了?

  理智使老長史沒有妄動。

  郁謹面無表情聽著,等幾位言官安靜下來,淡淡道:「王妃不舒服,確實無法前去宜寧侯府弔唁。幾位大人不相信小王的話,小王也無可奈何。」

  他說著看向景明帝,一臉委屈:「請父皇相信兒子。」

  景明帝默默望天。

  他其實也不信……

  為首的言官又道:「既然燕王如此說,皇上何不派禦醫給燕王妃看診——」

  「不可!」郁謹脫口而出。

  眾人立刻看向他,神色各異。

  燕王說燕王妃身體不適果然是託詞,這下燕王要不打自招了。

  景明帝眸光沉沉盯著郁謹。

  「七弟,既然燕王妃不舒服,就讓太醫去看看唄,省得父皇擔心。」太子不懷好意勸道。

  某位皇子被彈劾,其他皇子皆要旁聽,算是近年來的慣例。

  用景明帝的話說這叫引以為戒,是警醒皇子們的好機會。

  郁謹瞅了太子一眼,淡淡道:「多謝二哥替弟弟操心。」

  太子還想說什麼,收到禮部尚書楊得光遞來的眼色,隻得住口。

  郁謹鄭重給景明帝磕了一個頭:「良醫正已經給王妃瞧過了,就不必再勞煩太醫了……」

  景明帝瞧著郁謹目露祈求之色,稍微有些心軟。

  該不會是老七媳婦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隱疾?

  要是這樣,老七如此推三阻四還算情有可原。

  聽郁謹這麼說,幾名言官更是篤定他心虛,堅持要求請太醫。

  郁謹突然怒了:「幾位大人莫非是閑得慌,一直揪著小王內宅的事不放?小王不過是個閑散王爺,王妃隨著小王亦是知足常樂。王妃的舅母過世去弔唁也好,不去弔唁也罷,本來隻是我們夫妻的家事,小王實在想不出對國事有什麼妨礙,值當各位如此憤慨。」

  娘的,都說不當紈絝的王爺不是個好王爺,一個個賢名遠播別說太子不踏實,就連皇帝老子都會不安穩的,輪到他居然要求高了?

  郁謹的反問令殿中一靜。

  景明帝一拍龍椅扶手:「混賬東西,給朕閉嘴!」

  這麼嚴肅的場合,說什麼大實話啊。

  「王爺是皇子,一舉一動關乎皇家臉面,這自然不能隻算王爺的家事。」為首言官在最初的震驚過後反駁道。

  郁謹笑笑:「沒想到小王還挺重要的,能代表整個皇家……」

  幾名言官都驚了,彷彿重新認識了燕王。

  居然有人在大殿之上敢與言官據理力爭。

  要知道大周言官有風聞奏事之權,也就是說不必拿出真憑實據,隻憑道聽途說就可彈劾某人,彈劾錯了怎麼辦?

  咳咳,錯了就錯了唄。

  正是因為開朝以來給予了言官這樣的權利,歷來才有那麼多言官在帝王失德時前仆後繼、視死如歸勸諫。

  臣言已行,臣死何憾。

  這是言官們的風骨,亦是君王樂見。

  也因此,言官們的放肆並不是真正的放肆,帝王的忍耐更不是窩囊無能。

  一位明君無法保證子孫不犯錯,甚至不能保證自己不犯錯,言官們的勸諫便是對皇權的一種約束,從根本上維護的還是江山的穩固。

  連皇上都會包容的言官,燕王居然敢直接對上,而不是老老實實聽罵。

  燕王以後別想有好日子過了。

  景明帝見狀頭疼欲裂,道:「那就讓太醫去看看吧。」

  (本章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