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淑慎夫人沒有拒絕,笑著說道:「好。」
她是極為感激姜令沅的,要是沒有姜令沅的話,恐怕是她現在就是活著也沒有了尊嚴,而誰又不想體面的活著呢?
很快就到了中秋的日子,京城的禮早就已經送過去了,京城那邊的節禮也是送過來了。這一次姜令沅和陸昀還是收到了很多節禮。
畢竟陸昀現在可是已經是寧縣的知府了。
兩個人看著那些東西都很無奈,不過沒有留下來的意思,還是都還回去了。
白天姜令沅邀請了淑慎夫人,袁裕還有袁裕的妻子過來,當然陸昭和陸二奶奶也是過來了,陸昀也請了霍同過來。
所以雖然沒有家人團聚,他們也沒有覺得多麼難熬。
袁裕的妻子牛氏是一個淳樸的婦人,這些年看樣子明顯是從苦日子過來的,手關節粗大,臉上的皮膚也比較粗糙。
不過她並沒有再姜令沅等人面前自卑,顯然那咬牙堅持下來了那些經歷後鍛煉了她堅韌的品質,所以這樣的人並非會因為自己不如別人就自卑或者嫉妒。
她對兩個孩子的教養顯然是極好的,哥哥知道護著妹妹,妹妹也粘著哥哥。
陸二奶奶看到都摸著自己的肚子忍不住說道:「我就希望我家的敏哥兒也能這樣呢!」
因為她懷有身孕的緣故,所以是把孩子留在了京城,如今養在陸老太太身邊,說起來陸老太太教養自然差不了的,但是到底還是沒有在自己身邊,還是會想得慌。
姜令沅就說道:「實在不行就讓敏哥兒過來吧,說起來這裡也不錯,而且還是還是養在母親身邊更好。」
陸二奶奶苦笑:「可不是,原本我覺得應該給孩子更好的環境,現在卻是我捨不得,就是想著能夠讓他過來在我身邊,等著中秋後我就寫信回去,若是沒有大人在身邊的話,我也捨不得。」
「那就等著九月份,阿愉和李驥成親後就要要來寧縣的。」姜令沅說道,雖然現在她還沒有把肚子裡面的孩子生下來,卻是已經能理解陸二奶奶了。
陸二奶奶點點頭:「嗯,主要是要麻煩他們了,畢竟新婚燕爾的。」
「這有什麼。」姜令沅拿了一塊月餅,掰了兩半,分給了陸二奶奶一半,「不過就是跟著他們的船而已,敏哥兒身邊也有人照顧著。」
袁裕的小女兒歆姐兒不知道什麼時候走到了姜令沅和陸二奶奶這裡,就抱著姜令沅的腿,眨巴著眼睛看著姜令沅,也不說話。
那眼睛大大的,圓圓的,烏溜溜的,江鈴貴陽不自覺的就心軟了許多。
她不敢抱孩子,就問:「想要什麼?」
「要。」
原來是桌子上的蘋果,那蘋果一個個有男人的拳頭大小,紅彤彤的,可不就是很吸引孩子。
這樣孩子沒有辦法吃,姜令沅立刻讓人切好了,親自拿了一塊給歆姐兒。
歆姐兒伸出小手晃了晃姜令沅的裙子:「還要。」
給給給,當然給,這孩子真是太軟萌了。
她又給了歆姐兒一塊,歆姐兒這才不再繼續要,奶聲奶氣的:「謝謝。」
然後抱著兩塊蘋果去了自己哥哥那裡,將一塊蘋果給了哥哥,才滿足的啃著自己的那一塊。
她看向茉莉:「我記得我們這裡還有不少蘋果吧?揀出來些給歆姐兒。」
牛氏聽了這話急忙推辭:「姜大人,不用的,他們已經在這裡吃過了。」
姜令沅笑道:「你不用推辭,不過就是一些果子而已,隻是在寧縣這裡不容易見到,其實也就是吃的東西,我也是吃不完的。而且,我看著兄妹兩個都很喜歡的。」
如此牛氏才沒有繼續推拒,說道:「那就多謝姜大人了。」
陸二奶奶則是說道:「你把孩子教育的很好。」
牛氏看著兩個孩子,滿臉慈愛:「也不算是我照顧的,隻是我想著無論孩子先出生還是後出生的,都應該一視同仁,我就是這麼做的,所以反倒是兩個孩子都很聽話。」
淑慎夫人就說道:「這一定是有你的功勞的,真好啊。」
今兒中秋,是好日子,幾個人沒有再去說正事兒,順勢說起來了孩子的事兒,無論是有孩子還是沒有孩子的,都討論了起來,反倒是四個人熱絡了很多。
男人們也沒有再說正事兒,說起來寧縣的風景地勢,一派悠然的樣子。
其實在這裡的每個人手頭上都有很多事兒的,可就算如此,也不能不放鬆一下吧,今兒可不就是最好的機會。
女人們說著又說到了婚嫁的事兒,陸二奶奶問姜令沅:「霍大人的好日子可是定下來了?」
「嗯,明年六月份的日子,幾乎是那文三姑娘一從女學畢業就嫁過來了,或者是應該是霍大人去京城迎娶。」姜令沅對這些還是了解的很清楚。
淑慎夫人忍不住開口:「說起來也挺快的,明年這個時候女學裡的第一批女學生就要畢業了,也不知道有多人會繼續留在女學或者做其他的事兒,而不是嫁人瞭然後就還是蹉跎在後宅。」
姜令沅說道:「我覺得不會有太多人還是把目光放在後宅那一畝三分地兒裡面的,畢竟她們對女子可以為官感受最為深切,經過了更多彩的,可能就很難願意繼續留在後宅了吧!」
反正對姜令沅來說是這樣的,她覺得大多數的姑娘都會是這樣的想法。
陸二奶奶就說道:「我覺得也是,明年會有更多的女學出現,她們會有更多的機會的。」
牛氏聽了這些話忍不住說道:「我是到了寧縣之後才知道原來女子也不是說找一個好夫君就是最大的福氣了,我就希望等著以後歆姐兒也能像你們這樣。」
牛氏不怎麼識字,不知道應該怎麼形容姜令沅等人,可是她覺得姜令沅等人身上是帶著光的,是令人羨慕的,她可能很難像姜令沅這樣了,但是她希望自己的女兒能。
陸二奶奶笑道:「一定會的,到了她們那個時候肯定會有更多的女子活得更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