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寧長公主就說道:「一個是國子監的司業,他本身年紀挺大了,而且性格平和,不會有太多事,第二個是去年的新科進士,他在三甲中,目前看著也是個踏實的,皇上給你選的這兩個人都不錯,不過司業是要到寧縣那邊定的,到時候其中一定會有一些刺頭的,你要是壓不下去的話沒有人會幫你。」
姜令沅面色平靜:「要是什麼都靠著皇上的話我也不配被皇上看到,不過,要是聖旨急的話女學這邊就需要您出手了。」
去其他都城開設女學這一步勢在必行,也會在女學這邊引起很大的波瀾,她擔心她離開後隻有沈二奶奶和程寧長公主的話恐怕是很難撐下來的。
永平大長公主說道:「你放心,從今天開始我每天都來女學。」
永平大長公主平日不來女學是因為她過來的話姜令沅做事兒難免會有些束手束腳的,但是現在既然已經需要她了,她也不會推辭。
常寧長公主也對姜令沅說道:「你放心吧嗎,我也會學著如何把女學做好的,以前有你我自然可以偷一點懶,但是現在可是不一樣了。」
其實,朝堂上的爭議隻剩下了姜令沅是不是能以女子之身成為手工學院的掌事人,本來大部分是不同意的。
但是姜令沅給了皇上一份店鋪的明細,裡面詳細記錄了每家店鋪都是什麼營生,後面有什麼樣的工坊,又有什麼樣的手工藝人,包括了繡花、絨花、制墨、做紙、陶瓷、紡織、竹編等等三十幾樣手工技藝。
這分明細一出讓眾人無話可說,什麼話在姜令沅的萬全準備之下都變成了笑話,這相當於姜令沅把最難解決的傳道授業的先生給解決了,就算是鄭閣老不同意在這種絕對的實力面前也是不得不同意的。
畢竟這相當於姜令沅掌握了絕對的權威,毫不誇張的話,若是姜令沅想撂挑子的話這手工學堂都是辦不起來的,所以這個時候再拿男女說事的話就太諷刺了,他們倒是男子,可看著好像連女子都比不上呢!
沒有人反對後,皇上的聖旨下得很痛快,姜令沅被封為傳技學政。傳技兩個字已經表明了皇上的態度,他希望姜令沅能真正的把這手工技藝傳揚出去,能為大越帶來更多的財富。
饒是已經從永平大長公主那裡聽說了,饒是早就已經有所準備,在知道自己成為了四品的學政之後姜令沅還是很激動,畢竟她現在官職可是要比陸昀還大了呢,而這些都是她一步步走出來的。
姜令沅拿著那聖旨眼中多了一些淚意,說起來她總會在心中吐槽這個皇上,可是不得不承認要不是這個皇上足夠寬容的話她也走不到現在這一步的。
永平大長公主笑著對姜令沅說道:「傻了不成?」
今兒她也是高興的,姜令沅所做的這一切可不就是為所有的女子爭光了,她現在特別期待姜令沅最終能夠走到哪一步。
姜令沅這才回過神來,說道:「就是很感慨,一步步走到現在挺不容易的。」
想想女學也不是一直一帆風順的,其實不知道經歷了多少波折,而如今,一切都是值得的。
下面的人紛紛過來和姜令沅道喜,姜令沅也一一答應了,接下來就是女學的交接了,其實也沒有什麼可以交接的,眾人都知道沈二奶奶會成為女學的副院長,這個因為姜令沅早就透露出來意思了,所以很是平穩的就過渡了,而且還有永平大長公主在。
不過最令其他女先生心動的卻是可以到外面去開闢新的女學,她們也能成為院長,第一批隻有三個地方,也就是隻有九個名額,如今女學的先生可都二三百個了,九個名額著實有些不夠看的,除了那些知道自己不能出去的人,其他的人都是心動了,這可是代表著官職啊!
這些姜令沅就不再去管了,一切有永平大長公主,也不會出什麼差錯。
皇上讓她七天內就啟程,說起來還是很緊張的,姜令沅用了兩天的時間和沈二奶奶把女學交接好。
真要離開這裡的時候她感慨萬千:「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再回來。」
沈二奶奶就對姜令沅說道:「你在雲深樓的房間會一直為你留著的,隨時都可以回來。」
姜令沅朝著沈二奶奶笑了笑:「那就多謝了。」
到底她還是捨得不的,所以就想著多在女學這裡留下了一點印記。
豫國公府也都知道了姜令沅要去寧縣開設手工學堂的事了,而且姜令沅也陞官了,不過如今正是國喪,倒也不能大辦慶祝,陸大奶奶提出來在綺霞堂擺家宴的,姜令沅對陸大奶奶說道:「不用了,如今我們家被人盯著,這事兒要是被知道了也是落人口舌,恐怕會有禦史彈劾我的,不過等著我再次回京你若是不大擺宴席我都是不同意的。」
因為姜令沅相信她再次回京一定是榮耀加身,璀璨奪目的。
陸大奶奶也知道姜令沅這個傳技學政至今還被京城很多人口伐筆誅,當即從善如流:「好,到時候我一定為你擺上三天的流水宴席。」
姜令沅笑著道:「我可是記住了。」
豫國公也給了姜令沅一些人手,都是暗地裡面的,姜令沅並沒有推辭,笑著接受了全部。臨走之前她還去了陸曉愉和陸曉悅那裡。
她給了陸曉愉一個匣子:「你的添妝和婚宴恐怕我都是不能參與了,不過我覺得我們很快就會在寧縣見面了,倒是也沒有什麼遺憾的,我可是等著你過來幫我呢!」
陸曉愉就笑著說道:「那我可是要早一點過去才是。」
姜令沅促銷:「我估摸著無論是陳家還是靖王府都想著早早把你們倆娶進門呢!」
陸曉愉和陸曉悅都紅了臉,姜令沅也不再打趣,說起來了正事,陸曉愉是要去寧縣幫著她把女學建起來的,陸曉悅有些心動去外地成為女學院長,姜令沅卻是勸說她留在京城,一來陳家給陳三爺的規劃是這十多年都不會外放,二來京城的帝都女學才是所有女學的根基,才是最有潛力的。
兩個人都聽勸,都按照姜令沅的意思來。
如此對姜令沅來說京城這邊所有的事兒都安排好了,去看過姜沈氏後她就啟程去了寧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