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說不得舅父也想遍了法子去尋咱們了呢。
(感謝書友投了2張月票。)
李望水趕著騾車揣著李有福給的五兩銀子去了李十月家門口,他才剛把車停下,就見李世良和趙敏兩人笑著被李十月給送出了門來。
李望水雖然心裡頭好奇李世良夫妻兩人怎麼找到了李十月家去了,但他也不是一個愛多嘴的人,遂也隻對著從竈屋出來的李母從懷裡把那五兩銀子掏了出來。
「春嫂子,藥膏他們買了。
給,這銀子我掂著該是差不離的。」
「噯,勞累你跑這一趟了。」
把李望水和李世良、趙敏三人都送走後,李十月家這才點了燈在炕上支了炕桌開始吃晚食。
借著這吃晚食的功夫,李母才有空給李十月說她不在村裡的這幾天,各家找過來做活的事兒。
「羊崽他姑和姑父拿了一斤點心上門來,說是想做養羊的活計;
除了他們一家子之外,倒是還有兩家人上門來了,隻不過我聽著那意思是他們是隻想佔好處而不像擔壞處;
話裡話外的意思是讓你出錢買羊,還得幫著賣,他們才願意幹這個營生。
我心思這也太不要臉了,就懟了他們幾句,給送出門去了。
二蛋娘那邊兒她和我說,有好幾家上她門上的,想跟著她養兔子;
不過她最後隻選了兩個人,還都是嫁進咱村裡來的,一個是麻子他媳婦趙燕,還有一個是痦子他媳婦孫小豆。
二蛋娘是說,她問過了這兩人過去在家裡那都是幹過養雞養鴨的活計的,看那手也是常幹活的,人也好說話;
就是,二蛋娘托我問你,趙燕和孫小豆倆是外嫁進咱們屯子的,選她們倆能行不?」
李十月咽下口中的蘿蔔,這才給李母回話:「這有什麼不行的?
不過就是養兔子罷了,哪怕教會她們倆,讓她們回娘家告訴她們娘家人,那又如何?
我辦這兔場頭一個是為了讓咱們村裡多個肉食的來處,嘴裡多一口肉就是了;
兔皮和風乾兔子是能掙一筆錢,若是將來趙油家和孫家窯也有人家養兔子養得多了,咱們收過來就是了,擎好咱們當二道販子,還能掙個潤手錢。」
李母點頭,得了李十月這話,她就知道怎麼和二蛋娘回復了。
「再就是你說得那豆腐坊的事兒,這活計辛苦,到現在也就十三領著王家有一戶三兄弟找過來了,說是願意幹這個活計。
我特意和十三他阿婆問了,這戶人家兒子多,除了老大娶了媳婦生了娃,剩下兩兄弟老大歲數了就還是沒著落呢。
他們說是願意出力,不怕辛苦,能掙來錢就行。」
說到這兒李母的表情有些忍俊不禁,李十月就好奇的看了過去。
「哈哈,你不知道,他家那個老三是個愛說話兒的,和我說想學你三哥還有麻子、痦子那樣兒,也能攢個家底娶個媳婦來家,最好是能婆娘娃兒熱炕頭!」
「能認幹就是好事,那就先他們家好了。
往後這買賣要是做起來了,再需要人,其他人看見掙錢了,自然會趕著來做這活了的。」
李十月用公筷給李母夾了一筷頭的用中午剩的雞湯頓的蘿蔔過去,她討好的對著李母笑笑:「辛苦阿娘了,還得給我想著這些事兒!
阿娘,勞累你再辛苦一段兒日子,我已經和蔣先生說了,勞煩他幫忙給尋個賬房回來,到時候,我再琢磨琢磨,看看,能不能再給找個有能耐的管家。
往後咱屯子的事兒得越來越多,光咱們一家子去想著管,那真是咱們自己個兒的日子不用過了。
多謝阿娘幫我!兒心裡都想著呢!」
不待李母說什麼,李十月又去看鄭梅娘,「還有舅母,秋天姐、夏天姐、阿兄,你們幫十月,十月都記著呢!」
李十月她一邊說一邊去看被她點到名字的人,「現如今我得了官身,雖說是個小官,但終歸是個官身了。
先不管這個官身有沒有吏部的批準吧,反正在安東這地兒上那肯定是管用的。
這回互市,通過賣紙已經和各地行商搭上了線兒,他們總會有去往幽州那邊兒的,將來要是運氣好,咱們一定是能知道舅父的消息的!
若是還尋不著,我心思到時候組個商隊,咱們自己去那邊兒尋一尋!」
飯桌上,誰都沒想過李十月竟是這時候提起了李舅父的事兒來了。
自從上次他們在一塊兒說過李舅父的事之後,就再沒有說過李舅父了。
倒不是心裡不想念了,隻是鄭梅娘自己個兒也知道,如今這般樣子,哪裡又是那麼好找的呢?
且哪怕就是真的找著消息了,還是活著的,那又如何呢?
隔著老遠,一時半刻的又不能相見,倘若沒活著,早就死了,這知道了豈不是得更傷心?
倒不如就像現如今這般,知道個模模糊糊的音訊,但又不知道具體這是死是活,那就當是還活著得了。
活著總比死了強,哪怕就是這一生再不得見,難道日子就不過了?
所以,聽了李十月這麼說得鄭梅娘嘆了一口氣後就擡起頭來笑著對李十月說:「虧你有心還想著你舅父的事兒。
為了咱們這個家,咱們這個村,你這一天到晚的就已經有想不完的事兒了,還得得出空兒來惦記著你舅父去......
十月,舅母現下想開了,咱們現如今這日子就是最好的日子,啥啥都有奔頭,我都想著往後是不是學你那樣兒弄個養豬場出來了,頂好把我這手藝再拿出來使喚。
至於你舅父......
咱們盡心了就行了,他要是還活著,能吃飽穿暖的,這就挺好的了;
要是他......那也是命。
咱們的日子還得過不是?
就這般吧。」
「嫂嫂?」
「阿娘?」
誰都能聽出來鄭梅娘這話音裡頭的無奈和苦痛,李母和李秋天李夏天姐妹都面露擔心的看向了鄭梅娘。
「舅母能這般想,我是覺得挺好的。
我是想著,舅父得找!
他是我的舅父,少時舅父就對我和阿兄頂好頂好的,那是我親親的親人,我有了能力了自是得去尋他的。
說不得舅父也想遍了法子去尋咱們了呢。
但尋舅父這事兒,也不耽擱咱們一家子過日子!
咱們把日子過好了,將來舅父回來了,讓舅父跟著咱們吃好的穿好的有錢花,豈不是更好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