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我說這麼辦,就這麼辦!
(感謝wonderful198投了1張月票。)
李十月在上首坐著略等了等,特意留出了時間給眾人來討論這風車的事。
她五感超絕,雖然離著李有福有點兒遠,但他和八叔祖在那兒悄悄嘶語的話,她也還是聽了個一清二楚。
「......她確實是個有本事的。」
「哼!那又如何?
待得她將來出嫁了,李氏還不是世陽的?
到時候別說什麼什麼風車石磨的,就是那造紙坊也得是咱們的!」
李十月對於這兩人的話很是無語,不過她也就隻是在心裡頭搖了搖頭。
覺得時間差不多了,李十月這才拍了拍手,對著看向她的眾人說起了第二件事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咱們要想把秋收幹好,那這幹活用得傢夥兒事兒都得準備利索了。
我提前在青松鎮上訂了些新的農具,鐮刀我在鐵匠鋪裡頭要了五十把,到時候按人頭分,誰家漢子多,就能多分。
隻這東西價兒高,我先出了錢,誰家用了都得按租價兒給我,過後誰家要買,我要多收一道兒錢。
不過,你們放心,我訂的多,你們單買一把的錢,得比特意去鎮上買還要便宜的。
我還訂了簸箕、籮筐和石磨,有個專門的大石磨,到時候就放曬場裡頭,隻要是咱村的人就都能使喚。
這個和風車一塊兒算我個人給村裡的,就不和大夥兒要錢了。
回頭,你們商量找幾個人去鎮上把這些都給拉回來。」
雖然眾人聽到說這鐮刀得給錢才能使喚,但眾人覺得這倒是應該,畢竟那可是鐵做的,是該收錢。
後頭又聽著李十月說風車和磨盤這兩樣不要大傢夥兒的錢了,要放在曬場讓各家都能使喚去,眾人裡頭有人就在下頭說開了去。
「哎喲喂,十月這是真大手筆啊!
他們春耕用那兩樣兒,俺上回去縣城,可聽人說了,大將軍把鎮上和縣裡頭的木匠都給召集去了,專門打這兩樣呢。」
「大將軍也用那兩樣兒?」
「可不是麼!
屯軍所那邊兒也是有不少地的啊!」
有人關注風車,就有人關注石磨。
「十月說那石磨得是多大的石磨啊?
看著那圖,俺這也看不懂,咱屯子那曬場老大,這風車和石磨豈不是也得老大了?」
二蛋娘抱著二蛋坐在這婦人的邊上,說話的婦人其實就是八叔祖家的大兒媳婦王香杏。
按理來說,這祠堂裡頭坐的人也是隱約分成了三派的,一派自然就是以李望水、麻子、痦子為首的李十月那邊兒的自己人;
另一派就是以李有福和八叔祖為首的那些不滿李十月這個女娘的其他李氏族人;
而中間派就隻能是王家人和劉老丈一家三口了。
所以,這會子三派人差不多算是涇渭分明的分別佔據了祠堂左中右三個地方來坐著的。
可偏偏這會子王香杏卻是坐在了二蛋娘身邊來了。
倒不是二蛋娘拉著王香杏過來坐的,而是王香杏這段日子以來故意和二蛋娘拉關係拉上去的。
其實二蛋娘對於王香杏那心裡頭自是介意的,畢竟王香杏的公爹就是八叔祖啊。
別說現在是李十月和李有福八叔祖兩方人握手言和了,但那就是表面上的,別人可能是真的和好,隻八叔祖這斷指之仇在,怎麼可能真心的和李十月和好?
不過,王香杏真真是個牛皮糖,你應了她一句話,她就能跟你再說上三句話去。
這還不算,王香杏還讓她家虎子在學堂裡頭和二蛋一塊兒玩兒,這小娃子們玩在一處去,大人自然不會把娃子們分開,也不會跟娃子們說兩家有仇的事。
如此,這一來二去的二蛋娘也就逐漸的能和王香杏好好說上兩句話了,後來還會專門等著王香杏一塊兒去河邊洗衣裳。
所以,這會子王香杏就和二蛋娘坐在了一處去。
「那肯定不小,沒聽十月說,得叫上人去趕車拉回來麼。
要是小個兒的,她吩咐誰不能給拉回來?」
而這會子上首坐著的李十月感覺底下眾人討論的差不多了,就又拍了拍手,開始說第三件事來了。
「最後一件事,我打算用之前我們春耕的時候用得法子,把人力、畜力和工具集中起來,分配出二十個小隊來。
男子十個小隊,到時候主要是在地裡頭幹;
女子十個小隊,回頭就在曬場。
兩方齊頭並進,咱們爭取在最短的時間裡頭把整個兒屯子的糧食都給好好收了。
待得交了秋稅,咱們也能好好的準備互市的事兒,能讓咱們今年過個肥年!」
李十月這話說完,也不給眾人反應的時間,直接示意李秋天和李夏天給各家當家人發名單。
李十月這時候也直接站了起來:「名單上的各小隊我已經編排好了,你們都看看,要是有不樂意的,就趕緊找人調換。
秋收的時候,造紙坊和學堂都停下,秋收之後再重開。」
李十月看到八叔祖那邊有幾個漢子滿臉的不願意,她直接瞪了過去:「我不是在徵求你們的同意,我是在通知你們!
誰不同意合力一起秋收的,就給我閉上嘴!
我說這麼辦,就這麼辦!」
那幾個漢子你看我我看你的,面對李十月蹩起的眉頭,他們之中沒有一個人想要當出頭的椽子,誰也不敢站起來反對李十月的話。
如此,劉家屯裡秋收的事兒就這麼定了下來。
蔣淮坐在上頭看著李十月站在那兒和李望水他們商議秋收的事兒,他就又擡頭看了看一旁一臉晦暗的李有福。
等祠堂裡頭的人都散得差不多了,蔣淮這才站了起來,他去和李夏天要了一張那風車的圖紙就走出了祠堂。
李十月專門和他說了,屯子裡秋收的時候,就給蔣淮放幾天假,著人送他回府城看看。
蔣淮也就順理成章的聽了李十月的話,他臨走的時候身上也就隻背了一個小包袱。
而這包袱裡頭就有他之前寫好的那四封信來。
李望水接了這個送蔣淮去府城的活計,他趕著車,車轅的另一邊上正坐著蔣淮。
後頭架子車上頭也堆著不少東西,有造紙坊專用的木箱子,裡頭是些專門送給蔣淮走親訪友使喚的好紙,還有兩隻尾巴毛很好看的野雞,這是李夏天專門去大黑山上用弓箭射死的,特別送給了要回宗族的蔣淮。
李望水戴著個草帽拽著韁繩趕著騾子出了劉家屯,他不是個話多的人,但架不住蔣淮帶有秀才公的光環,且大壯小壯就在人家手底下讀書呢。
所以,蔣淮開口問了一句:「......你們是如何來到安東落戶的?」
李望水那是絲毫都不打磕巴,直接開始說起了他們李家村人這一路是如何逃荒的了。
「......誰知道那幾個流民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