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叨叨的武大人
武柏溪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說道:「石榴是秀英的女兒。此次平陽縣城牆修建,秀英功不可沒,出錢出力,毫無怨言。若是讓羅靜安為所欲為,強搶石榴,怕是要讓歸附與公子的人寒心啊!」
「秀英一心為了公子,為了這一方百姓。若她的女兒遭此劫難,眾人定會覺得公子您不顧他們的死活,以後誰還敢真心相隨?」
武柏溪言辭懇切,額頭上冒出了細密的汗珠,秀英根本就不知道太子的事,倘若自己不這樣說,又怎麼能搭救石榴。
扶蘇沉默片刻,眉頭緊鎖,陷入了沉思。
孫貴妃一直對太子之位虎視眈眈,想盡辦法要把我拉下來。扶蘇眉頭緊蹙,眼中閃過一絲憂慮。她在宮中處心積慮,布下重重陰謀,不斷在父皇面前搬弄是非,進獻讒言。
而父皇又年事已高,精力漸衰,頭腦也不如年輕時那般清明,竟輕易聽信了孫貴妃的讒言。扶蘇無奈地搖搖頭,長嘆一口氣。
如今局勢危急,要成就大業,不但要有忠心的謀士為我出謀劃策,還要有充足的糧食以保障民生,穩定局勢,更要有足夠的銀子來支撐各項事務的開展。
「若不能解決這些問題,又如何能與孫貴妃一黨抗衡,又如何能實現我心中的抱負,造福天下蒼生?」扶蘇停下腳步,擡頭望向遠方。
公子,屬下有一對策。」武柏溪神情鄭重,語氣堅定。
扶蘇擡眼看向武柏溪,目光中帶著探尋,說道:「武大人有話直說,不必這般拐彎繞圈子。」
武柏溪拱手,恭敬地說道:「公子,依屬下之見,您可以讓鎮威將軍向皇上請旨賜婚,將石榴那丫頭許配給鎮威將軍多年前丟失的孩子。
鎮威將軍夫婦二人鎮守平陽邊境多年,戰功赫赫,威名遠揚,為我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們在皇上心中的分量極重,想來皇上定會慎重考慮鎮威將軍的請求。
如此一來,既能解了石榴的困局,又能讓羅靜安的陰謀無法得逞,還能拉攏鎮威將軍,實乃一舉多得之計。」
扶蘇手撫下巴,雙目微眯,思慮片刻。他深知武柏溪一向行事謹慎,每一個提議必然經過深思熟慮。此次提出這樣的對策,必然是斷定吳勇夫婦得知此事後定會出手相救。
扶蘇緩緩走向武柏溪,眼中帶著幾分探究,手輕輕拍了拍武柏溪的肩膀,說道:「武大人,以我對你的了解,你是還有話沒有說完吧?」
武柏溪微微一怔,隨即露出欽佩的神情,再次拱手道:「公子英明,屬下確實還有顧慮。鎮威將軍雖威名赫赫,但此事畢竟涉及皇家顏面和後宮爭鬥,若操作不當,恐怕會給將軍帶來麻煩,甚至可能引起皇上的猜疑。所以,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周全安排,確保萬無一失。」
扶蘇聞言笑了笑,眼神中帶著一絲玩味,說道:「再給你一個機會,長話短說。」
武柏溪深吸一口氣,連忙一口氣說道:「秀英那裡收留了一個孩子叫阿凡,正是多年前鎮威將軍丟失的孩子。
鎮威將軍因為事態不穩,邊疆局勢複雜,才沒有冒然和孩子相認。
以屬下觀察,阿凡對石榴有意,石榴對阿凡也並非無情。若能促成這樁婚事,於各方都是好事。
鎮威將軍定會感恩公子,為公子效力。而羅靜安也隻能幹瞪眼,無從下手。」
武柏溪語速極快,額頭上都冒出了汗珠,唯恐再讓扶蘇不滿,自己把知道的一五一十可都說了。
扶蘇緩緩長嘆了一口氣,臉上流露出一絲責備,說道:「武大人記著,之後有事,記得挑重要的說,莫要再這般啰嗦繁瑣,浪費時間。」
「這件事情就交給你去辦吧。」扶蘇擺了擺手,目光深邃而凝重,「眼下柳忠國還動不得,其背後關係錯綜複雜,牽一髮而動全身。也隻有這個辦法,或許能暫時化解眼前的危機,為我們爭取更多的時間和機會。」
扶蘇雙手背在身後,仰頭望向天空,神色憂慮。
「你務必謹慎行事,萬不可出現差錯,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扶蘇轉過頭,緊緊盯著武柏溪,眼神中充滿了警告。
武柏溪神色嚴肅,恭敬地說道:「屬下謹記。」隨後便小心翼翼地退了出去。
扶蘇輕輕招了招手,隻見一個隱衛如鬼魅般閃了過來。
扶蘇微微眯起眼睛,說道:「追影,看來本宮要親自會一會那個村婦,看看她究竟有多大的能耐。」
追影單膝跪地,低頭回應道:「公子,是否需要屬下提前安排?」
扶蘇搖了搖頭,「不必,本宮要親自去探個究竟,你在暗中保護即可。」
追影應聲道:「是,公子!」隨後身形一閃,再次隱匿於暗處。
武柏溪得了太子的吩咐,一刻也不敢耽擱,腳下生風般就向吳勇和花傾城所在的軍營裡跑了去。
此時,吳勇和花傾城正在軍帳中談論著邊境的防務事宜,神情嚴肅而專註。
忽然,一名士兵匆匆來報:「將軍,武大人來訪,說是有要事相商。」
吳勇微微一怔,隨即招了招手說道:「讓他進來吧。」
花傾城停下手中比劃的動作,目光看向帳門,心中暗自揣測著武柏溪此番前來所為何事。
武柏溪一路狂奔,氣喘籲籲地跑了進來,累得單手撐在沙盤上,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
花傾城見狀,略帶調侃地說道:「武大人,這是怎麼了?不關心修城牆的事,怎麼今兒個有閑工夫跑來軍營?」
武柏溪緩了幾口氣,直起身子,說道:「花將軍,此事事關重大,我不得不來啊!」
「哦?能讓武大人如此匆忙,看來不是一般的事情,快說來聽聽。」吳勇也湊了過來,目光中充滿了好奇與疑惑。
「清水縣縣令羅靜安是柳忠國的人。」武柏溪急切地說道。
吳勇皺了皺眉頭,毫不客氣地打斷道:「武大人應該知道,朝堂之上,我吳家一直是保持中立,不參與黨爭。若是武大人此次來是勸說我吳家支持太子,那就請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