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團購
秀英聽後認真地點了點頭,問道:「不知道大家對驢的心理價位是多少?」
馬二棍立刻出聲道:「最多十兩。」
大家紛紛附和起來。
「對,最多十兩,不能再多了。」
「是啊,現在情況不同,驢最多十兩。」大家你一言我一語,顯然對這個價格十分篤定。
秀英有條不紊地說道:「我是這樣打算的,大家一起買的話,一家買點,賣家自然是會硬熬著價格不肯鬆口。
但若是一個人去,一次性買的數量多,就有了和賣家講價的資本。」
說完,秀英又將目光轉向孫大嫂和李大嫂,神情嚴肅地問道:「你們對牛的價格心裡價位大概是多少?」
孫大嫂扭頭看了看李大嬸,略微思索了一番後說道:「大概15兩吧,你說呢?」
李大嬸點了點頭,臉上的表情十分認同:「15兩。」
「好,你們等著。」說完秀英帶著王大力轉身走了進去。
牲口市場的商人們眼巴巴地望著門口,滿以為先前那些前來買驢、買牛的人會因為不甘心空手而歸而折返回來。
哪曾想到,那些人居然就這麼頭也不回地水靈靈地走了,連一絲猶豫都沒有。
此刻,商人們的心裡正後悔不疊呢,若是先前沒有敲竹杠,這牲口早就賣出去了,也不至於現在還積壓在手裡。
正在他們滿心懊悔的時候,就看到秀英帶著一個下人步伐從容地走了進來。
商人們眼睛一亮,紛紛滿臉堆笑地迎了上來,那股熱情勁兒簡直出奇。
「這位夫人,您是來買牲口的吧,來來來,這邊請。」一位滿臉堆笑的商人一邊說著,一邊伸手做出「請」的姿勢。
「夫人,您走這邊,我們家的牲口正是壯年,力氣大得很吶,拉車馱貨那是一把好手,保證您滿意!」另一個商人急切地擠到前面,扯著嗓子大聲說道。
「夫人,我們家的牲口健康得沒話說,而且價格又便宜,您瞧瞧,絕對是您的不二之選!」又一位商人湊到秀英身旁,滔滔不絕地介紹著自家的牲口,恨不得立刻就把牲口塞到秀英手裡。
秀英不緊不慢地回答道:「我買兩匹馬,你們這裡有黑色的馬嗎?大概一歲左右的。」
商人們聽到是買馬,而且還是一口氣買兩匹,一個個頓時像打了雞皿一般,紛紛激動起來。
「婦人,請走我們這邊,我們這裡有上好的馬。」一位商人迫不及待地說道,同時側身做出引路的姿勢。
「婦人,我們不但有黑色的馬,還有白色和紅色的,品種齊全,任您挑選。」另一位商人趕忙高聲喊道,聲音中透著幾分急切。
「婦人,我們家的馬健康得很,又跑的快,耐力也強。」又有一位商人湊過來。
然而,秀英並沒有急著表明要去哪一家,隻是神色淡淡地說道:「我隨便看看。」
「您隨便看。」
「夫人歡迎您看。」商人們雖然心中急切,但也隻能賠著笑臉應和著。
秀英不慌不忙地從第一家開始,依次慢慢地往後面逛去。
她神色從容,目光仔細地審視著每一家的牲口,直到逛到一家牲口數量眾多的攤位,這裡不但有馬、有牛,還有驢,且個個看起來狀態良好。
她這才停下腳步,對著老闆露出一個禮貌而不失分寸的微笑,說道:「老闆,我這次來是誠心購買的,馬和牛我各準備買兩匹,驢要45隻,您這邊能給出的最低價格是多少?」
老闆聽到這裡,瞳孔不自覺地縮了縮,臉上的表情瞬間變得凝重起來。
他在心裡反覆琢磨了一會兒,才緩緩出聲道:「馬就給您40兩一匹,牛就30兩一匹,驢就20兩。夫人,這可真的是我能給出的最低價格了,再低我這生意可就沒法做啦。」
聽到這裡,秀英心裡猛地一頓,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價格可不是一般的貴呀,簡直貴得離譜,比之前的價格還貴了不少。
她臉色依舊平靜,語氣卻加重了幾分說道:「老闆,我要的是您能給出的最低價格。我是真心想買,您可別拿虛高的價格來應付我。」
「這已經是最低了,夫人。現在這光景,要養活這些牲口可不容易啊,災荒年裡,牲口都餓死了不少。
現在食物又貴得嚇人,成本實在是高啊。你若是誠心買,那就兩匹馬75兩,牛兩匹55兩。這個價格您若是還嫌貴,那就算了。」
老闆說這句話的時候,聲音都在微微發抖,富貴險中求,這個念頭在他腦海中一閃而過。這個婦人這一身行頭看上去可不像是沒有銀子的主兒,說不定能狠狠賺上一筆。
秀英毫不猶豫地頭也不回的向門口大步走去,看來像這樣一家一家看是不行了,太浪費時間不說,還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現在必須要想辦法讓那些人主動來找自己,掌握主動權才行。
她停下腳步,轉身對王大力果斷地吩咐道:「你去給我弄一張桌子來,要大一點結實的,再把在外面等候的鄉親們叫進來。動作要快!」
「是的,夫人。」王大力乾脆利落地應下,隨即轉身,向牲口市場的大門口匆匆走去。
秀英和王大力的一舉一動都被牲口市場的商人們緊緊注視在眼裡。
「你看,那個夫人怎麼走到場地中央了。」一位商人眯著眼睛,滿臉疑惑地說道。
「她一個人在那裡站著做什麼?」另一位商人伸長了脖子,努力想要看清楚秀英的舉動。
「估計是累了吧。」有人隨口猜測道。
「你們看他的下人走了,這主僕二人葫蘆裡賣的什麼葯?」一個商人若有所思。
「估計是錢沒有帶夠,讓下人回去取銀子。」一個商人自以為是地說道。
不一會兒,王大力就帶著福田村的村民走了進來。商人們才回過神來,原來這群人是一夥的,怪不得之前的種種表現都透著蹊蹺。
王大力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搬來一張掉了漆、略顯破舊的長桌。